可吸入颗粒物的几大危害
说起可吸入颗粒物,相信大家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吧。那么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又有哪些呢?
1.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
可吸入颗粒物指的是空气之中的直径为0.5-10微米级别的悬浮颗粒物,它可以长久地悬浮在室内空气之中。
2.可吸入颗粒物与人体的存在方式:
一般来说,可吸入颗粒物会永久的悬浮在室内空气之中,一旦被人体吸入之后,大约会有一般的比例吸附在肺部的壁上,甚至能够深入渗透到肺部组织的深处。一般教师这个职业最容易吸入可吸入颗粒物。
3.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及后果:
可吸入颗粒物一旦进入人体的肺部,就会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气肿与肺癌,导致心肺功能减退甚至衰竭。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将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其实可吸入颗粒物进入身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为细菌的生长置备了良好的载体,在如此良好的环境之下,细菌能不肆意生长吗?
一般来说,空气中细菌传播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白喉、脑膜炎、流感、嗜肺军团病(空调病)、肺结核、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