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环境空气质量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

Commercial ambient air quality control solutions provider

租赁热线:010-65854551

居家健康:脾胃不好的6个信号,2个食养古方,守护脾胃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23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人不能吃,古语有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厥。脾胃不好,百病由生。以下信号,暗藏着脾胃的隐患。

  鼻头

  鼻头俗称“面王”,代表脾胃,故辨脾胃之气,首先要看鼻头。若鼻头出现出现了青色、青紫色,或者黑色,或者过于苍白,可能脾胃有疾病并在发展。

  口唇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一般说来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气亏虚,则口唇淡白无光泽,甚至萎黄,而且常脱皮。

  脾热的人口唇发红,脾中津液不足则口唇发干,甚至干裂;脾有气血瘀滞的话,口唇发暗甚至青紫。

  脸色

  脾胃属土,土色黄,正常人的脸部黄色应当是明亮、润泽的,并且有红色掺杂其间。如果黄色太过、黄色不及、黄色一色独显,或者与青黑等颜色一起显现,则可能就是病色。

  舌头

  舌头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舌体,观察舌体大小、胖瘦及灵活度;二是舌苔,观察舌苔颜色和厚薄。

  正常人的舌质为淡红色。如果舌质偏淡,一般血虚;如果舌质偏红,可能体内有热;如果舌质发紫,体内可能有淤血。

  正常人舌苔是薄白苔,而且不燥不滑。如果舌苔黄,可能体内有热;如果舌苔白润,一般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厚腻,而且白苔满布,通常体内湿重。

  眼睛

  脾胃不好的人,下眼睑通常会水肿。

  食指

  食指也可以反映整个脾胃功能的状况。如果食指有弯曲、变形的情况,则可能脾胃功能较弱。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几个经典的千年古方,帮你健脾养胃。

居家健康:脾胃不好的6个信号,2个食养古方,守护脾胃健康

  中医食疗方

  高良姜粥——来源《饮膳正要》

  原料: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

  制作:先煎高良姜,去渣取汁,后下米煮粥。

  用法:空腹服食。

  功效:温中散寒。治胃寒作痛或寒霍乱、吐泻交作、腹中疼痛等。

  八珍糕——来源《外科正宗》

  原料:芡实、茯苓、莲子、薏米、山楂、山药、麦芽、白扁豆各50g,大米粉、糯米粉各100g,糖、蜂蜜适量。

  【做法】

  1、将上述八珍材料打成细粉

  2、加入大米粉、糯米粉

  3、把糖和蜂蜜加入水中融化,分批次向粉中适量加入

  4、和面,醒发20分钟

  5、在模具中撒上少量面粉

  6、将面团揉成小块,压入模具中

  7、脱模取出,上锅蒸30分钟即可

  八珍来源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基础方由山药、茯苓、芡实、莲肉等几味组成,主要改善脾胃虚弱的问题,培养脾胃。

  八珍用的都是甘淡养脾之味,山药滋脾阴、肾阴;芡实祛湿,中和山药的助湿之痹;茯苓祛湿健脾,脾阳得升则泄泻亦止;莲子有收涩之性,补脾气,固肾气。

  而后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增减,加入白扁豆、薏米,这两味也是更适合湿气较重的特点。

居家健康:脾胃不好的6个信号,2个食养古方,守护脾胃健康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人不能吃,古语有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厥。脾胃不好,百病由生。以下信号,暗藏着脾胃的隐患。

  鼻头

  鼻头俗称“面王”,代表脾胃,故辨脾胃之气,首先要看鼻头。若鼻头出现出现了青色、青紫色,或者黑色,或者过于苍白,可能脾胃有疾病并在发展。

  口唇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一般说来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气亏虚,则口唇淡白无光泽,甚至萎黄,而且常脱皮。

  脾热的人口唇发红,脾中津液不足则口唇发干,甚至干裂;脾有气血瘀滞的话,口唇发暗甚至青紫。

  脸色

  脾胃属土,土色黄,正常人的脸部黄色应当是明亮、润泽的,并且有红色掺杂其间。如果黄色太过、黄色不及、黄色一色独显,或者与青黑等颜色一起显现,则可能就是病色。

  舌头

  舌头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舌体,观察舌体大小、胖瘦及灵活度;二是舌苔,观察舌苔颜色和厚薄。

  正常人的舌质为淡红色。如果舌质偏淡,一般血虚;如果舌质偏红,可能体内有热;如果舌质发紫,体内可能有淤血。

  正常人舌苔是薄白苔,而且不燥不滑。如果舌苔黄,可能体内有热;如果舌苔白润,一般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厚腻,而且白苔满布,通常体内湿重。

  眼睛

  脾胃不好的人,下眼睑通常会水肿。

  食指

  食指也可以反映整个脾胃功能的状况。如果食指有弯曲、变形的情况,则可能脾胃功能较弱。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几个经典的千年古方,帮你健脾养胃。

居家健康:脾胃不好的6个信号,2个食养古方,守护脾胃健康

  中医食疗方

  高良姜粥——来源《饮膳正要》

  原料: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

  制作:先煎高良姜,去渣取汁,后下米煮粥。

  用法:空腹服食。

  功效:温中散寒。治胃寒作痛或寒霍乱、吐泻交作、腹中疼痛等。

  八珍糕——来源《外科正宗》

  原料:芡实、茯苓、莲子、薏米、山楂、山药、麦芽、白扁豆各50g,大米粉、糯米粉各100g,糖、蜂蜜适量。

  【做法】

  1、将上述八珍材料打成细粉

  2、加入大米粉、糯米粉

  3、把糖和蜂蜜加入水中融化,分批次向粉中适量加入

  4、和面,醒发20分钟

  5、在模具中撒上少量面粉

  6、将面团揉成小块,压入模具中

  7、脱模取出,上锅蒸30分钟即可

  八珍来源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基础方由山药、茯苓、芡实、莲肉等几味组成,主要改善脾胃虚弱的问题,培养脾胃。

  八珍用的都是甘淡养脾之味,山药滋脾阴、肾阴;芡实祛湿,中和山药的助湿之痹;茯苓祛湿健脾,脾阳得升则泄泻亦止;莲子有收涩之性,补脾气,固肾气。

  而后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增减,加入白扁豆、薏米,这两味也是更适合湿气较重的特点。

相关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院17号商务楼106室

电话:010-6585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