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康:秋分时节养生遵循“4个一点”!辅助解秋乏、降血压~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加快。夏秋之际“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需警惕心血管疾病,比如,中风、心梗、甚至猝死!
那么,如何安度这多事之秋呢?4个一点要牢记!
吃的润一点
秋季气侯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润”一点!
可以选用冬瓜、萝卜、藕、洋葱、海带、蘑菇、木耳、芹菜、香蕉、苹果,这些食物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比如芹菜、洋葱就是天生的降压菜!香蕉、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也可以对抗身体中的钠离子,辅助降压!
揉的勤一点
早晚温差大会造成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当你血压升高的时候,可以去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之间的范围,对降低血压有帮助。
睡的早一点
秋天常感觉“秋乏”。这是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
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另外,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专家介绍,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一般最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穿的暖一点
虽然我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的多!
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