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字楼中央空气净化系统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座座高楼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连续第九年成为世界上拥有200米及以上新建摩天大楼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一座座高楼内的空气否是健康和安全,没有人知道。那么,高楼内的空气质量到底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一. 建筑大楼内的空气质量问题
1. 空气污染分类
化学污染——由装修和家私带来的有毒有害挥发性有机物,主要以甲醛、苯、甲苯等为代表。例:60%以上的白血病儿童的病因来源于装修的甲醛含量超标。
物理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扬尘等造成的可吸入颗粒物。例:近几年北方城市的PM2.5严重超标问题。
生物污染——公共场所(如医院、商场、车站和车箱内等)和长期未清洗的中央空调管道等滋生和传播各种细菌、霉菌和病毒。例:2003年的SARS问题。
2.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室内装修材料污染的复杂性与顽固性
不计其数的化工产品作为基本材料、粘合剂及添加剂等,全面运用于建筑装修、家具、电器产品、日化产品、织物等。室内空气中充斥着各种浓度不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氨气、粉尘、臭氧、细菌、真菌、病毒、异味以及人体本身散发的成百上千种污染物等等,使得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份非常复杂。
室内空气中最主要污染物之一的甲醛,其释放期将长达10年左右。
空调系统不可弥补的缺陷及严重的二次污染
建筑大楼的中央空调系统在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享受时,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方面,却存在一些致命的共同缺陷。
房间的密闭性:为了维持室内温湿度与节省能耗,空调房间均采取种种密闭措施, 使空调房间切断了与室外自由的空气交流。室外的新鲜空气无法自由进入室内,室内的污浊空气也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稀释与清除,室内空气质量必然低劣。
内部的连通性:相对于整体建筑的密闭性,楼宇内部中央空调的管道系统使整个楼宇内部若干个独立的空间形成了一个相互联通的整体。这意味着整个大楼内任意一个房间的环境变化都可以迅速通过中央空调的管道系统传递到其他房间。异味、病菌、病毒的影响来的更直接。
新风的污染性:为了解决空调房间的密闭性问题,引进新风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外界环境的PM2.5、汽车尾气的硫化物和异味等却随着新风的引入而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
蒸发器的问题:空调的蒸发器在使用时间长后,便会积累大量的灰尘,不仅是细菌、霉菌和病菌的滋生地,繁殖大量的细菌、霉菌和病菌随空气管道吹入每个房间,而且积灰的蒸发器会大大降低空调的热交换效率,造成大量的电量浪费。
室内空气同时面临着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室外空气要么面临物理污染(如北方地区的PM2.5超标),要么面临化学污染(如在化工厂或垃圾站附件),很少有生物污染。而室内空气不同,会同时面临着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3.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造成的危害
人们每天平均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对人的伤害比室外污染更大。据统计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高5到10倍,在美国23%的在职人员患有SBS疾病(病态建筑综合症)。加拿大卫生组织的调查:68%的疾病起因与空气污染有关,80~90%的癌症起因为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建筑物空调通风系统所造成的人体健康危害和疾病可达几十种,根据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疾病的性质、致病的病原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急性传染病(如军团病、SARS)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肺炎、加湿器热病等)病态建筑综合症
WTO(世界卫生组织)对“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定义是出现下列任一种或多种症状的疾病:
眼睛(尤其是眼球结膜)、鼻粘膜,以及喉咙的粘膜有刺激性症状;嘴唇发干;皮肤出现红斑、寻麻疹或湿疹;容易疲劳;经常发生头痛及呼吸道感染等;感觉呼吸困难、呼吸道有沙哑声;虽无过敏性反应,却得了过敏症;反复性的头晕、恶心或呕吐。
4.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方案
由于近年来我国室外空气污染相对严重,单纯的通风或新风输送难以总是保证较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因此空气净化控制策略对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保持很有必要。
建筑可根据自身特点及室外大气特点,通过在室内设置独立的空气净化器或在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循环风系统内搭载负荷匹配的空气净化装置,实现建筑室内空气净化。
常见的空内空气净化技术如下:
从经济性的角度和维护性的角度,针对高楼大厦,采用商用空气净化器租赁是最方便和适合的,搭载与负荷匹配的空气净化装置,辅助于楼宇自控,从而实现建筑室内空气净化的系统。